布衣江南

布衣江南,乃一玩家:玩字、玩印、玩紫砂。朋友错爱,好称江南。江南乃三无产品:无钱、无名、无职称,乃一俗人耳。江南玩壶,只玩文化,故有三不论:问壶者不论;问价者不论;问人者不论。乞谅!江南友多,友中喜壶者也多,故胡乱写些,今一并发于众网友,以乞众网友在茶余饭后,图一乐而! 江南“胡”说皆为原创,切勿模仿。如若转载,烦请注明

第三特征:情之切。

第三特征:情之切。 - 布衣江南 - 布衣江南

 

 

  

第三特征:情之切。

  紫砂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,主要通过“壶铭”来体现。“字随壶传,壶以字贵”的这个“字”,就是指的传统文化。而我们也只有通过这个“字”,才能了解一把紫砂壶所表达的理念和思想。因此,传统文化的体现,是紫砂壶的第三境界。

  “曼生壶”大多请杨彭年制作,“壶铭”的刻制也由他人完成,陈曼生及幕僚仅仅设计了壶型、题写了“壶铭”, 为何“世人皆说曼生壶”?原因就在于陈曼生将紫砂壶与“壶铭”完美结合,通过书法的形式,反应了中国传统的“儒”、“释”、“道”精神。因此,紫砂壶的“壶铭”具有以下特点:

  1、紫砂壶的“壶铭”是由壶而生,所以,“壶铭”必须切茶、切壶、切情。

  2、“壶铭”的书写和刻制必须符合传统书法的规范和审美。

  3、必须根据紫砂壶的器型和大小来设计“壶铭”的内容和书写方式。

  关于“壶铭”的误解,主要在于两点:

  1、紫砂壶是载体,书法是装饰。因此,书法家的字与名家紫砂壶的结合就是一把好壶。此观点的主要问题在于看似艺术与艺术的结合,其实忽略了两种艺术的结合点。好的“壶铭”必须来源于紫砂壶的创作理念,而同过“壶铭”来表达,使“壶铭”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。例如“曼生十八式”中的“箬笠壶”,此壶早在明代就有人做过,为何成了“曼生壶”?个中原因主要是由于陈曼生那句充满禅意的“壶铭”:“箬笠暍,茶去渴;是二是一,我佛无说。”

  2、紫砂壶的价值在于“名头”,“名头”越大越多,价值就越高,因此,紫砂大师加书法大师加美术大师加刻绘大师的结合,价值也应是最高的。此观点的误解在于紫砂壶是否能融合这么多的元素,而像在紫砂壶上刻画,是完全没有必要的,原因很简单:刻画无助于提高紫砂壶的艺术品质。

  由上可知,紫砂壶对于传统文化的承载是由壶而生,而传统文化又提升了紫砂壶的艺术品质。

  总之,由茶香到壶美再到情深,是紫砂壶由浅入深的三重境界,只有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,才能将传统文化与紫砂壶完美结合,也才能使紫砂壶正真具有“文人气”、“文化气”。

评论(1)

热度(2)